今年以来,青州市益都街道紧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题,探索实施三步调查梳理、盘活三类资源、突出四类成效“三三四”工作法,深入挖掘运用资源,实现不合理合同、安全隐患、生态环保问题等“7个清零”,推动乡村全面振兴、企业全面转型、业态全面繁荣。
西高村由于村庄财务管理混乱,加之早期村“两委”班子不健全,工作人员少,导致尾欠多年未清缴。今年“两委”换届完成后,从5月份开始,村干部带头清缴,并做好周边亲朋、街坊邻里工作,一天时间就收缴尾欠4万元。
据悉,益都街道分三步对储备资源进行调查梳理,全面做好“集体清整”文章。开展闲置资产、资源、资金全面调查行动,逐户逐企逐片调查承包土地、费用缴纳、合同签订、闲置土地等情况,分析问题、摸清数据,逐个村庄建立集体“家底”台账;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清缴,并成立工作专班,跟上做好政策解释、法律调处等工作,积极解决承包合同理顺、土地使用不够规范等问题;建立集体“三资”管理台账和集体土地管理库,对集体土地、收缴尾欠、集体资产进行动态管理的同时,按照土地性质,搞好填埋整理、土地复耕等工作,统一招标项目、提高使用效率。目前,共摸排问题1426件,22个村完成清缴工作,34个村进入扫尾阶段,累计清收150万元。
在农村土地资源进一步整理后,街道加紧与企业对接,分类利用盘活资源,做活“双招双引”文章,实现了高效农业、高端工业、现有产业的快速发展。盘活农业用地发展高效农业,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结合,高效整理回收土地,引进种子研发、种苗繁育等高技术农业扶贫项目;盘活建设用地发展高端工业,与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,将连片土地整理成方,纳入园区规划范畴,引进高技术、投资大的节能环保项目;盘活低效土地升级现有产业,与“散小乱污”企业整治相结合,新上技术含量高、发展潜力大的新型项目,实现落后产能淘汰与产业就地升级。
北河东村充分利用整理的土地50亩,与街道种苗产业龙头企业天成农业对接,吸引天成农业投资350万元,新上高端种苗繁育基地,其中建设有益都街道扶贫大棚项目,为北河东村每年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,带动附近10个村庄的贫困户和即时帮扶户收入增长。
街道在聚焦农业产业化、普通企业高新化的同时,还聚力商贸产业升级、发展壮大新业态四类成效,加强资源管理,全面做活“乡村振兴”文章。运用集体土地加快市场提升,先后改造菜园、任七、西店、石家等集贸市场,规划建设北辛商务区,发展快递代购、职业教育、书画培训等新兴服务产业;对村级集体的收缴尾欠、集体资产等“合约管理”,通过入股参股、合资经营等多种形式,发展新型金融、信息交易等新业态经济,繁荣租赁经济、物业经济、市场经济,真正让资源“活”起来。
“通过扎实开展‘五清强基’行动,街道对制约辖区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了一次大排查、大起底、大解决,百姓得了实惠、集体有了收益,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扫清了障碍、夯实了基础。”街道党工委书记孙培伟说。
(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如宽 通讯员 刘芳芳 侯秀民 报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