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岛西海岸报/西海岸新闻网记者 梁玉鹏
琅琊镇库山村由前羊栏沟、翟家屯、逄家屯、刘家屯、北山、山樊家等6个网格村组成,现有人口约1900人、党员113名。自去年7月份村庄结构调整结束后,该村党委通过整治软弱涣散党支部、强化村庄治理、组建“红色”队伍等措施,让相对落后的网格村迎头赶上,村庄整体实力大大增强,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。
强化环境治理
改善村容村貌
据了解,原先的前羊栏沟、翟家屯、逄家屯、刘家屯等网格村村集体经济较差,“两委”班子软弱涣散,村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。针对这一情况,库山村党委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、将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与积蓄村庄发展后劲相结合,推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提升服务能力。
“通过镇级财政补贴等方式,我们村党委安排专项资金3万元,加快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,打通服务群众的‘最后一公里’。同时,针对软弱涣散村环境卫生普遍较差的实际,将6个网格村全部纳入‘清洁库山’建设,加强人居环境整治,形成长效管护机制,截至目前共清理生活垃圾12吨,开工修建村内道路1.4万平方米,解决供水、供电、有线电视等难题46个,村容村貌明显改善。”库山村党委书记丁志强介绍,该村党委还通过认真分析各网格村发展潜力,研究制定发展规划,寻找合适项目,先后引进蔬菜种植加工等项目2个,带动村集体增收5.7万元。
建设“红色网格”
摸清村情民意
记者了解到,多年来,山樊家等网格村一直严格执行“村民提、代表议、会议定、干部做、大家评”的村务运行机制,绝不搞“一言堂”。凡是村内各项大小工程,凡是涉及大多数村民利益的事,党支部都会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,执行好“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”的标准。也正是因为村级事务上的民主决策,山樊家等网格村才能从源头上避免了村内矛盾纠纷的发生。
2020年7月份村庄结构调整结束后,库山村党委在坚持实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的同时,加强建设“红色网格”队伍,将原先6个网格村的网格员统一填充到“库山红色网格”中,建立起20人的队伍,进一步提升库山村党委的战斗堡垒作用。据库山村驻村办主任封顺介绍,去年以来,该村红色网格队伍重点抓好五件事,即摸清村情,找准问题根源;发现人才,培育带队人选;关注民生,解决急需问题;化解民怨,做好群众工作;突出重点,抓好教育实践活动。
党员主动服务
及时化解纠纷
村庄的和谐,在于矛盾不出村,100%在村内解决。但是由于各网格村的专职网格员数量有限,无法全力解决村内所有事务,针对这一情况,库山村把全村113名党员中除了年老体弱的20名党员外,其余的93名党员凝聚起来,成立党员队伍,每名党员至少联系7户农户,实现了“党员联系农户”全覆盖。这支“红色”队伍在库山村党委的带领下,积极发挥了维稳支柱作用。以前老百姓找上门,问题被动解决;如今“化被动为主动”,党员主动服务。他们深入田间地头、坐上百姓炕头,第一时间了解民情民意,及时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,将不和谐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。
党建队伍是乡村振兴的“主心骨”,库山村以党建引领实现了村庄创新发展,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。下一步,该村将继续发挥红色网格力量,以优良党风带民风的举措,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干事,着力打造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新库山。
风暴眼|坏消息!张玉宁、林良铭、李磊伤缺2-8周 赶不上国足生死战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