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1979年,是我人生和事业的第一个分水岭。从田径转到帆船,这意味着,从陆地到大海,我的运动轨迹要重新开始了,以往的田径成绩都全部归零。”9月25日,苏里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,报告的主人翁、青岛市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帆船和帆板总教练苏里,向现场观众坦诚了自己的心路历程,介绍了他所经历的四个分水岭。
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,深化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成果,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、对标先进,争当“三化一型”干部,9月25日,青岛市委市直机关工委、市体育局举办了苏里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。
第一个分水岭:从田径转到帆船
苏里是一名田径运动员出身,15岁曾获得过青岛市中学生田径400米冠军。1979年,刚组建不久的山东省帆船队在青选拔帆船运动员。他从100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,成为了其中之一。
从田径转到帆船的时候,帆船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,鲜为人知,既新鲜又充满挑战。
“不会就学,不行就练!”他心一横、眼一闭,开始了与帆船结缘后的训练征程。
1981年全国帆船锦标赛举行,苏里和搭档夺得飞行荷兰人级冠军。
17岁的少年居然夺冠了?!面对质疑,苏里和搭档埋头苦干。1982年的全国帆船锦标赛,他和搭档再次夺冠,所有的质疑声瞬间消散的无影无踪。
第二个分水岭:从运动员转为教练
苏里说:“1988年是我人生和事业的第二个分水岭,我的运动员生涯在这一年结束了,我正式从台前转入幕后:在省队担任帆船队教练。”
教练员的工作跟运动员不一样,生活、训练方方面面都要仔细考虑,一般一天只能睡六七个小时。因为帆船运动的特殊性,不是11点就是下午1点起航,这样无论哪个时间段,都会“完美”的避开午饭,这么多年,苏里就养成了一天两顿饭的习惯。
从1988年到2006年,苏里一直在省里当教练,队伍也取得了一些成绩。“最令我难忘的是,2005年我受命担任残疾人帆船国家队主教练,正式备战残疾人奥运会、亚运会。”
面对当时中国的残疾人帆船运动一切都是零的现实,苏里变压力为动力,攻坚克难。
苏里回忆说:“那段时期,我基本都是‘5+2’,白加黑,各级领导也很支持。在我眼里,残疾人跟正常人一样,既然是运动员,就会按照正常人的训练标准对待。他们真的非常了不起——‘忍常人所不能忍,能常人所不能。’坚韧不拔、吃苦耐劳,让我感动更为他们骄傲。”
2006年,中国残疾人帆船第一次走出国门,赴马来西亚参加了残疾人亚运会,并在日本、韩国、新加坡等强国中杀出了重围,拿到了残疾人帆船项目中国历史上首枚金牌。
作为他们的教练,苏里百感交集,多少个日日夜夜的付出,终于等到了开花结果的那一刻。
第三个分水岭:从省队调回青岛
2007年是苏里人生和事业的第三个分水岭。
元月一日,苏里正式从省队调回家乡青岛,青岛帆船队刚刚组建,人才选拔是第一要务!如何培养更多优秀的帆船人才、如何做好帆船项目的推广,都亟待破题。
苏里和同事们齐心协力,从选材、培训、管理和梯队建设等各方面,逐步摸索出一套青岛帆船发展模式,最终确定了青岛在全省帆船届的领军地位。
在2010年的第22届省运会和2014年的第23届省运会上,苏里所带领的青岛队拿到了所有项目中的九成金牌。并在2018年的第24届省运会上,实现了大满贯,包揽了帆船项目全部12枚金牌。
第四个分水岭:从病床到重返赛场
“2016年,我自己病倒了,而让我没想到的是,病的还挺严重,这甚至差一点儿影响到了我的帆船执教生涯。这却成了我人生和事业的第四个分水岭!”
苏里说,“帆船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,成为我生命里那不可分割最重要的一部分,那是我事业的起点,那是我心安放的地方,那才是我的初心……”
“这么多年,如果没有妻子的支持,我不可能走到今天。”苏里眼睛湿润地说:“我爱帆船,即便热爱,也有动摇的时候,是我的妻子不遗余力的支持,让我一步一步地走到现在。”
“为了我喜爱的帆船,她放弃了自己的事业,用微薄之躯撑起了这个家,有时看到她,捧着自己刚参加工作时评的助理工程师证件久久地看着。我亏欠的是,就连普通夫妻,茶余饭后一起散步对她来说,都成为一种奢望。里里外外都是她在打点,而且井井有条。将孩子培养成才,为了这个家,她承受了太多、太多……”
苏里谈起自己的心愿:“我只愿,将我毕生所学和积累的经验都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,因为他们才是青岛帆船运动发展的未来和希望。”
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2.5个基点至0.975%,为6月12日以来最高水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