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王连伟
对标学习是个好方法,如山东省要求每个市县都要选取自己的对标城市,比学赶超。问题是,如何选取合适的学习对象?往高选还是往低选?
近年来,我国掀起一场城市间对标学习的热潮。如4月12日山东印发《关于“担当作为、狠抓落实”重点任务的实施方案》,明确提出开展“对标先进”活动,要求省直各部门(单位)和各市、县(市、区)分别在全国范围内确定“对标”部门(单位)和“对标”市、县(市、区)。
在此背景下,青岛市提出“学深圳、赶深圳”的城市发展目标;济南市对标国家中心城市,大力争创“国家中心城市”;烟台市提出国内对标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,省内对标济南、青岛;淄博提出对标佛山、无锡、宁波等先进城市;日照市选择扬州、湖州、珠海,作为对标学习城市。
对标管理又称标杆管理或参照管理,最早源于上世纪 60 年代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(IBM)。通过开展内部绩效标杆管理,IBM 缩小了相同部门的绩效差距, 并将内部最优产品流程确定为公司统一标准。上世纪90年代,伴随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,标杆管理被广泛引入到政府改革与治理过程中, 成为促进政府绩效改进的战略性工具。
2017年初,西安提出“振兴大西安、全面对标成都”的口号,要求各区(市、县)和部门,都要选择成都的一个同类区(市、县)和部门,作为赶超目标,而且每个月、每个季度都要和成都的指标比一比、赛一赛。西安先后派出多批干部到成都挂职,挂职岗位涉及文化旅游、行政效能、住房、会展、规划、区县经济等多个领域,全方位学习成都的发展经验。
对地方政府来说,能否选取一个合适的学习赶超标杆意义重大,直接影响到本地区长远发展。选取了合适的标杆,会产生正向激励作用,激发本地区各部门比学赶超的斗志,达到预期目标。相反,如果选取的标杆过高或过低,则可能会产生负向激励作用,挫伤本地区各部门比学赶超的斗志,无法达到预期目标。
那么,对于地方政府和部门来说,什么才是合适的标杆?
基本原则是高低适度、努力可及。具体来说,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:
标杆城市与本地区发展基础,差距不能太大。例如,西安之所以选取成都作为对标城市,是因为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:都是省会城市、副省级城市,一个是西北区域中心城市,一个是西南区域中心城市;都地处西部,而且还是邻居,在产业上也有相似的地方。
要考虑综合对标和单项对标的区分。有时候,综合对标城市与单项对标城市可能不是同一个城市,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。例如,武汉市作为重要交通枢纽型城市,为了发展航空业,提出“对标成都、西安拼搏赶超”,着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。这里面,虽然西安整体经济发展实力不如武汉,但不影响武汉对标学习其航空枢纽建设。
建立动态标杆系统。各地应结合本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,树立短期、中期和长期发展标杆,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对标城市。“努力可及”建立在对本地区未来发展走势的科学预估之上,既要有“跳起来摘桃子”的精神,也要克服“小富即安”思想,在对本地区发展潜力进行科学预估的基础上,适时提高对标标准。
树立标杆只是第一步,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做法,才是最终目的。其中的关键是,如何把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,与自身禀赋特点相结合,并因地制宜加以改进创新,从而实现改善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绩效的目标。
在学习借鉴标杆的过程中,地方政府应始终坚持以我为主、为我所用,认真鉴别、合理吸收,绝不能搞全面移植,更不能照搬照抄。简单复制、机械推广,有时候不但起不到借鉴效果,反而可能带来重复建设、产业雷同、恶意竞争等问题;不但无法促进本地区跨越发展,反而可能造成资源浪费,甚至贻误发展时机。因此,地方政府在学习推广标杆城市经验做法的过程中,一定要明确学习内容,并把改进创新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。
首先,并不是标杆城市所有的经验做法,都要学习借鉴。学习,不一定是全盘学习,也可以只是某个领域、某一方面的学习。如我们可以学习湖州“两山”生态文明实践,也可以学习贵阳大数据发展经验,这是并行不悖的。学习什么,应取决于自身发展需求,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,坚持“缺什么补什么”的原则,服务自身发展大局。
其次,学习借鉴不能简单停留在照搬照抄层面,而要坚持“在地化”。地方政府在研究学习标杆城市发展经验时,不应仅仅追求“形似”,更应追求“神似”。学习对方,关键要学习对方的发展理念、制度体系等精髓部分,而不仅仅是文本材料、基础设施等表面形式。要根据本地区发展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,适当调整具体指标、程序、机制等,以真正符合本地实际需要。
最后,对于标杆城市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,也要认真研究。要弄清楚问题出在哪里,是体制机制问题、人员思想问题还是决策程序问题,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注意防范,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。该调整创新的地方,一定不能因循守旧,而要大胆破旧立新 、勇于突破。
俗话说,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。对于城市和部门单位来说,对标先进、学习先进,绝不是想一直跟在先进身后跑,而必须追求在合适时机,通过自身发展也成为别人学习追赶的标杆。
要想成为别人学习的标杆,就必须有真正拿得出手的东西,就必须时刻以一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。贵阳作为一个西部城市,地理位置、资源禀赋并不占优势,却成为大数据发展的全国样板,实现了全国第一个“块数据”公共平台、全国第一个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、全国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等许多个“第一”,成为全国上下学习的标杆,这源于他们的超前理念、高标准谋划和实践智慧。
目标是前行的动力。实现高质量发展,决不能“闭门造车”,做“井底之蛙”,自娱自乐。而必须立足自身实际情况,放眼全国乃至全球,以先进为标杆,比学赶超,奋起直追。推行对标管理,是希望学到先进地区、先进城市的先进制度,这就需要我们既有虚心学习的态度,更要有敢作敢为的大气魄、放眼长远的大战略眼光,该突破的地方一定要突破,该触动的利益一定要触动,绝不能畏首畏尾,而要以实际行动加大制度创新力度。
(作者单位:山东省委党校(山东行政学院))
天风证券给予拓普集团买入评级,24Q3业绩同比高增,国际化进程加速
东吴证券给予固德威买入评级:Q3储能出货占比提升、盈利开始逐步恢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