浓情冬至:人间小团圆 阳生春又来

小刘

人民网记者 刘微

“天时人事日相催,冬至阳生春又来”,今日,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,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——冬至。冬日旅程行至过半,伴随全国各地气温持续降低,冰天雪地的景象更加常见,将进入民间常说的“数九寒天”。

岁暮天寒 冬至数九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讲到:“冬至,十一月中。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。”冬至日,太阳直射南回归线,北半球迎来全年白昼最短、黑夜最长的一天。此后,太阳直射点又将一天天北移,白昼时间逐日变长,因此有了“吃了冬至面,一天长一线”的民间说法。

以五天为一候,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:“一候蚯蚓结;二候麋角解;三候水泉动。”此时节,蚯蚓仍在冬眠,麋已慢慢解角,山间冰冻的泉水也开始缓缓流动。古人认为,“冬至一阳生,天时转日长”,阴阳二气自此开始逆转,随着阳气的萌生,世间万物期待新一轮生命的循环。

“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……”冬至日后,各地便进入最寒冷的日子,也就是民间常说的“进九”。人们从冬至日数起(也有的从冬至日的第二天数起),此后的每九天算作一九,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,意味着严寒的天气结束,和煦的暖春重回人间。

饺子暖心 阖家团圆

在我国古代,冬至不仅是节气,还是一个重大的节日,又有“冬至节”“亚岁”“冬节”之称。所谓“冬至大如年”,据宋代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:“十一月冬至,京师最重此节……庆贺往来,一如年节。”《嘉兴府志》中也有记载:“冬至祀先,冠盖相贺,如元旦仪。”

如今,我国不同地区还有着不少流传至今的饮食习俗。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,在北方地区,人们会在冬至日这天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,有着“消寒”之意。南方人则更多选择吃汤圆,来表达“团圆”“圆满”的美好期望。此外,在浙江绍兴、嘉兴一带,还有着“冬至馄饨夏至面”之说。

“一岁之气,始于冬至”,冬至还是调养身体的好时候。保持充足睡眠,注意通风换气,适度运动健身,保持愉悦心情……记住这些养生小技巧,让冬日更加美好。

冬至虽寒,人心向暖。岁暮将至,愿你所念皆有回响,所盼皆如所愿。

(实习生武雨霏对本文亦有贡献)

视频|荣成青山小学教师节凝力量展风采

莫斯科法院宣布将俄前副防长波波夫羁押候审至10月30日

恒指期货夜盘收涨0.76%,报17741点,高水171点

青岛举行《工伤保险条例》颁布实施20周年主题宣传,开展特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政策培训

矩阵股份:拟购买理财产品

“兵记者”荣立二等功,喜报送到家!

警惕!这6个招聘陷阱,找工作时千万注意→

美称“苏尼翁”号油轮遭袭后仍在燃烧 或造成环境灾难

培养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

过去两周,美国八个州新冠新增病例数上升

济宁在京流动党员参加主题党日活动

华大九天: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约3787万元,同比下降54.81%

浓情冬至:人间小团圆 阳生春又来的相关内容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微月网络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